在元朝末年群雄并起的时代,朱元璋麾下有一位备受倚重的文臣叶琛。他与刘基、章溢、宋濂并称浙东四先生通盈证券,是辅佐朱元璋建立明朝的重要智囊团成员。叶琛自幼聪慧过人,在读书求学方面展现出远超常人的天赋。
公元1368年(元天历元年),年轻的叶琛前往京城游学。他渊博的学识和出众的才华立即引起轰动,甚至获得破格提拔,被任命为通政院官员。此后数年间,他先后担任浙江兼代宣抚使、歙县县丞等重要职务。在歙县任职期间,叶琛发现当地官府通过压低物价、虚报税额等手段盘剥百姓。这位正直的官员立即着手改革,废除了这些苛捐杂税,让当地民众的负担大为减轻。
由于政绩卓著,叶琛很快升任青田县尹。到任后,他大力兴办教育,修建明伦堂,聘请精通儒家经典的学者讲学。每月初一,他都会带领官员祭拜孔子,以此推动当地文教事业的发展。青田百姓对这位勤政爱民的父母官爱戴有加。当朝廷要将他调离时,全城百姓联名上书,恳请将他留任。后来叶琛重返青田时,百姓们自发组织盛大的欢迎仪式,百余艘装饰华丽的彩船在河面上绵延不绝,场面蔚为壮观。
展开剩余47%叶琛的前半生都在元朝为官,最高做到处州路同知。无论身居何职,他都始终心系百姓,为民请命。至正十九年(1359年),朱元璋率领起义军攻占处州。次年,在大将胡大海的推荐下,叶琛与刘基等浙东名士一同投奔朱元璋,成为其重要谋士。
至正二十二年(1362年),朱元璋攻占战略要地洪都(今南昌),委派叶琛担任洪都知府,协助大将邓愈镇守。然而就在同年三月十七日,元朝降将祝宗、康泰突然发动叛乱,重新占领洪都。邓愈凭借武将的身手成功突围,但文官出身的叶琛不幸被俘。面对叛军的威逼利诱,叶琛大义凛然,痛斥叛贼:明公(朱元璋)乃当世明主,我岂能背主求荣?恼羞成怒的叛军最终将他杀害。
叶琛死后被安葬在黄坛岭。明朝建立后,朱元璋追念他的忠义,追封其为南阳侯,并让他的灵位入祀功臣庙,永享后人香火。这位清正廉明、忠贞不渝的文臣,用生命诠释了儒家忠孝节义的精神,成为后世为官者的楷模。
发布于:天津市广盛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